查古籍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眦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注:●手太阳小肠之脉,从小指内侧少阴之脉少冲穴循小指之端少泽穴起,循手外侧前谷后溪穴,从后溪上腕至腕骨穴,从腕骨出踝中,入阳谷、养老穴也。
●从养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也。
●从支正出肘内侧两筋间,小海穴也。
●从小海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肩贞穴,绕肩胛臑穴上肩,天宗穴也。
●从天宗循行秉风、曲垣等穴,从肩中俞入缺盆穴,散而内行,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之分。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入天窗、天容穴,上颊颧□穴,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聚于听宫穴也。
●其别支从颊上颌抵鼻,至目内眦,以交于足太阳经。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眦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注:●手太阳小肠之脉,从小指内侧少阴之脉少冲穴循小指之端少泽穴起,循手外侧前谷后溪穴,从后溪上腕至腕骨穴,从腕骨出踝中,入阳谷、养老穴也。
●从养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也。
●从支正出肘内侧两筋间,小海穴也。
●从小海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肩贞穴,绕肩胛臑穴上肩,天宗穴也。
●从天宗循行秉风、曲垣等穴,从肩中俞入缺盆穴,散而内行,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之分。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入天窗、天容穴,上颊颧□穴,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聚于听宫穴也。
●其别支从颊上颌抵鼻,至目内眦,以交于足太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