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行凡十五穴:鸠尾 巨阙 上腕 建里 下腕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俱任脉)
两旁第二行左右凡二十二穴(自幽门夹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幽门 通谷 阴都 石关 商曲 肓俞 中柱 四满 气穴 大赫 横骨(俱足少阴)
两旁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六穴(自不容夹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俱足阳明) 急脉(足厥阴穴,挟气冲旁各半寸,去中行二寸半)
两旁第四行左右凡十四穴(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三寸半):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腹哀 大横 腹结 府舍 冲门(俱足太阴)
(见图二十九)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中行凡十五穴:鸠尾 巨阙 上腕 建里 下腕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俱任脉)
两旁第二行左右凡二十二穴(自幽门夹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幽门 通谷 阴都 石关 商曲 肓俞 中柱 四满 气穴 大赫 横骨(俱足少阴)
两旁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六穴(自不容夹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俱足阳明) 急脉(足厥阴穴,挟气冲旁各半寸,去中行二寸半)
两旁第四行左右凡十四穴(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三寸半):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腹哀 大横 腹结 府舍 冲门(俱足太阴)
(见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