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行凡五穴:素□ 水沟 兑端 龈交(俱督脉穴) 承浆(任脉穴)
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穴:攒竹 睛明(俱足太阳穴) 迎香 禾□(俱手阳明穴) 巨□(足阳明穴)
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十穴:阳白(足少阳穴)承泣 四白 地仓 大迎(俱足阳明穴)
两旁第四行左右凡八穴:本神童子□(俱足少阳穴) 丝竹空(手少阳穴) 颧□(手太阳穴)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中行凡五穴:素□ 水沟 兑端 龈交(俱督脉穴) 承浆(任脉穴)
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穴:攒竹 睛明(俱足太阳穴) 迎香 禾□(俱手阳明穴) 巨□(足阳明穴)
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十穴:阳白(足少阳穴)承泣 四白 地仓 大迎(俱足阳明穴)
两旁第四行左右凡八穴:本神童子□(俱足少阳穴) 丝竹空(手少阳穴) 颧□(手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