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宗金鉴》 乳劳

    作者: 吴谦

    【方歌】乳劳初核渐肿坚,根形散漫大如盘,未溃先腐霉斑点,败脓津久劳证添。

    【注】此证即由乳中结核而成。或消之不应,或失于调治,耽延数月,渐大如盘如盅,坚硬疼痛,根形散漫,串延胸肋腋下,其色或紫或黑,未溃先腐,外皮霉点,烂斑数处,渐渐通破,轻津白汁,重流臭水,即败浆脓也。日久溃深伤膜,内病渐添,午后烦热、干嗽、颧红、形瘦、食少、阴虚等证俱见,变成疮劳。初结肿时,气实者宜服蒌贝散,及神效栝蒌散;气虚者逍遥散,及归脾汤

    合而用之。阴虚之证已见,宜服六味地黄汤,以培其本。外治法按痈疽溃疡门。然此疮成劳至易,获效甚难。

    方剂:蒌贝散

    组成:栝蒌贝母(去心,研)

    南星甘草(生)

    连翘(去心,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澄滓,加酒二分,食远服。一加青皮、升麻。

    【方歌】蒌贝散治乳结核,渐大失调变乳劳,初肿气实须服此,南星甘草共连翘。

    又方:神效栝蒌散

    组成:大栝蒌(去皮,焙为末,一个)

    当归甘草(生,各五钱)

    没药乳香(各二钱)

    共研粗末,每用五钱,醇酒三钟,慢火熬至一钟,去滓,食后服之。

    【方歌】神效栝蒌没乳香,甘草当归研末良,乳劳初肿酒煎服,消坚和血是神方。

    又方: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

    归脾汤(见乳中结核)

    六味地黄汤(即六味地黄丸改作煎剂。见面部雀斑)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