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食疟寒热腹胀膨,面黄恶食闷不通,轻者须用柴平剂,便□加味大柴攻。
[注]
食疟者,因食而病疟者也,由小儿饮食无节,复受风暑之气,以致寒热交作,胸腹胀满,痞闷不通,面黄恶食也,但食有轻重,须当别之,轻者宜柴平汤主,重者宜大柴胡汤加槟榔草果主之,治者果能因证调理,则积滞清,而疟惭退矣。
(柴平汤)陈皮半夏姜制苍术米泔水浸炒厚朴姜炒黄芩柴胡甘草人参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
柴平汤治伤食疟,陈半苍术同厚朴,黄芩柴胡草人参,姜枣作引为良药。
(大柴胡汤)方见伤寒。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食疟寒热腹胀膨,面黄恶食闷不通,轻者须用柴平剂,便□加味大柴攻。
[注]
食疟者,因食而病疟者也,由小儿饮食无节,复受风暑之气,以致寒热交作,胸腹胀满,痞闷不通,面黄恶食也,但食有轻重,须当别之,轻者宜柴平汤主,重者宜大柴胡汤加槟榔草果主之,治者果能因证调理,则积滞清,而疟惭退矣。
(柴平汤)陈皮半夏姜制苍术米泔水浸炒厚朴姜炒黄芩柴胡甘草人参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
柴平汤治伤食疟,陈半苍术同厚朴,黄芩柴胡草人参,姜枣作引为良药。
(大柴胡汤)方见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