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五积六聚本难经,七症八瘕载千金,肠覃石瘕辨月事,??癖之名别浅深,脏积发时有常处,腑聚忽散无本根,症类积??瘕聚癖,肠满汁溢外寒因。
【注】五积,六聚之名,本乎『难经』。五积者,肥气,伏梁,痞气,息贲,奔豚也。六聚者,积之着于孙络,缓筋,募原,膂筋,肠后,输脉也。七症,八瘕之名,载『千金方』。七症者,蛟,蛇,鳖,肉,发,虱,米也。八瘕者,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也。
肠覃者,积在肠外,状如怀子,月事以时而下。石瘕者,积在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故曰辨月事也。??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癖者,内结隐僻膂脊肠胃之后,故曰别浅深也。然积者属脏阴也,故发有常处,不离其部。聚者属腑,阳也,故发无根本,忽聚忽散。
症不移,而可见,故类积,类??也。瘕能移,有时隐,故类聚,类癖也。积聚,症瘕,肠覃,石瘕,??癖之疾,皆得之于喜怒不节则伤脏,饮食过饱则伤腑,肠胃填满,汁液外溢,为外寒所袭,与内气血,食物凝结相成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1。五积六聚本难经,七症八瘕载千金,肠覃石瘕辨月事,??癖之名别浅深,脏积发时有常处,腑聚忽散无本根,症类积??瘕聚癖,肠满汁溢外寒因。
【注】五积,六聚之名,本乎『难经』。五积者,肥气,伏梁,痞气,息贲,奔豚也。六聚者,积之着于孙络,缓筋,募原,膂筋,肠后,输脉也。七症,八瘕之名,载『千金方』。七症者,蛟,蛇,鳖,肉,发,虱,米也。八瘕者,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也。
肠覃者,积在肠外,状如怀子,月事以时而下。石瘕者,积在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故曰辨月事也。??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癖者,内结隐僻膂脊肠胃之后,故曰别浅深也。然积者属脏阴也,故发有常处,不离其部。聚者属腑,阳也,故发无根本,忽聚忽散。
症不移,而可见,故类积,类??也。瘕能移,有时隐,故类聚,类癖也。积聚,症瘕,肠覃,石瘕,??癖之疾,皆得之于喜怒不节则伤脏,饮食过饱则伤腑,肠胃填满,汁液外溢,为外寒所袭,与内气血,食物凝结相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