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痨瘵阴虚虫干血,积热骨蒸咳嗽痰,肌肤甲错目黯黑,始健不泻下为先。
【注】久病痨疾而名曰瘵。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有阴虚干血者,有阴虚积热者,当以诸补阴药治之。肌肤甲错,谓皮肤干涩也。目黯黑者,谓目黑无光也。始健,谓初病尚壮;不泻,谓久病不泻也,二者皆可以攻下为先治也。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1。痨瘵阴虚虫干血,积热骨蒸咳嗽痰,肌肤甲错目黯黑,始健不泻下为先。
【注】久病痨疾而名曰瘵。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有阴虚干血者,有阴虚积热者,当以诸补阴药治之。肌肤甲错,谓皮肤干涩也。目黯黑者,谓目黑无光也。始健,谓初病尚壮;不泻,谓久病不泻也,二者皆可以攻下为先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