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宗金鉴》 通脉四逆汤

    作者: 吴谦

    治少阴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痢止脉不出者。厥阴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主之。

    干姜三两 强人可四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

    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一两。痢止脉不出者,加人参二两。

    【注】论中扶阳抑阴之剂: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甚,主以附子。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主以白通。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主以通脉。是则可知四逆运行阳气者也,附子温补阳气者也,白通宣通上下之阳气者也,通脉通达内外之阳气者也。今脉微欲绝,里寒外热,是肾中阴盛,格阳于外,故主之也。倍干姜加甘草佐附子,易名通脉四逆汤者,以其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亡在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外阳耶?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涣漫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若面赤者,加葱以通格上之阳。腹痛者,加芍药以和在里之阴。呕逆者,加生姜以止呕。咽痛者,加桔梗以利咽。痢止脉不出气少者,俱倍人参,以生元气而复脉也。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