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菊

    作者: 张宗祥

    白者入药主治去风。明目。涤肠胃。祛头目风热。益颜色。

    菊花丸。甘菊花(炒)四两。肉苁蓉(酒洗)二两。巴戟(去心)枸杞子(捣焙)各三两。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钱。食前空腹酒或盐汤下。治冷泪常流。

    菊花决明散。甘菊花草决明石决明(水煮一伏时。另研细末)木贼防风羌活蔓荆子炙草川芎石膏(另研细末)黄芩各五钱。研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食后服。治目病日久。

    白睛微青黑睛微白。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视物不明。睛白高低。其色不泽。口干舌苦。眵多羞涩。

    菊花通圣散。白菊花一两五钱。滑石三两。石膏黄芩桔梗生草牙硝黄连羌活各一两。防风川芎当归芍药(炒)大黄(酒蒸)薄荷连翘麻黄白蒺藜芒硝各五钱。荆芥穗白术(炒)栀子(炒黑)各二钱五分咀。每服三钱。水一杯半。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治风热暴肿。两睑溃烂粘睛。或生风粟。

    菊花散。甘菊花旋复花防风枳壳(麸炒)羌活蔓荆子生石膏炙草各一钱五分。咀。每服五钱。水三钟。加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治风热头痛。目眩面肿。

    菊花饮。白菊花叶连根。不拘多少。捣取自然汁一茶钟。冲酒温服。盖被取汗。滓敷患处。留头不敷。无叶用根。无根用干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酒煮亦可。治疔毒对口发背。

    一切无名红肿热毒。

    菊睛丸甘菊四两。枸杞子三两。苁蓉(酒浸炒)巴戟(去心)各一两。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食远温酒或盐汤下。治肝肾不足。眼昏常见黑花。多泪。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宁原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