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木半夏

    拼音注音Mù Bàn Xià别名

    四月子、野樱桃(《纲目》)。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果实

    生境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筹地。

    原形态

    木半夏,又名:枣皮树、骆驼花、多花胡颓子。

    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枝开展,不具针刺,小枝红褐色,密生鳞片。叶膜质,椭圆形或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匝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至锐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初具星状毛和银色鳞片,后渐脱落,下面银白色,散生褐色鳞片;叶柄长约5~7毫米。花腋生1~2朵,银白色,花被筒管状,上部4裂,内侧疏生柔毛;雄蕊4;雌蕊1;花柱无毛。果实长椭圆形,密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长12~14毫米。花期4~5月。果期6月。

    性味

    苏医《中草药手册》:"淡涩,温。"

    功能主治

    ①《中国药植图鉴》:"收敛。治肿毒。"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活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哮喘,痢疾,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木半夏果三至八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驳骨丹、独叶埔姜、白鱼号、白花洋泡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狭叶醉鱼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全株。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活血。用于妇女产后头风痛、胃寒作痛,风湿关节痛,......
  • 拼音注音Bái Bèi Qīnɡ Jiá Yè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
  • 拼音注音Bái Jiāo Xiānɡ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脂。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壮大树,于7~8月间凿开......
  • 拼音注音Bái Zhī Má别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蛋白质22.69%、粗纤维7.57%、糖类6.30%、灰分5.25%。......
  • 别名紫威灵来源菊科白脚威灵Vernonia squarrosa (D. Don) Less. var. orientalis Kitam.[V. teres auct. non 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贵州。性味苦、辛,微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