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大黄(生)一斤 皂角(猪牙者,去皮弦,微炒)四两,右为末,和匀,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减服。
【注】天行时气,即四时不正之气,感而为病者,初不名疫也。因病气互相传染,老幼相似,沿门阖境而共病之,故曰:天行时气也。然此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
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此二方,一以治冬疫,一以治春疫。冬疫多寒,春疫多热。多寒者宜水解散,方中用麻,桂,芍,草发营卫之汗,大黄,黄芩泻疫毒之邪。多热者宜救苦丹,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二方审而用之,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川大黄(生)一斤 皂角(猪牙者,去皮弦,微炒)四两,右为末,和匀,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减服。
【注】天行时气,即四时不正之气,感而为病者,初不名疫也。因病气互相传染,老幼相似,沿门阖境而共病之,故曰:天行时气也。然此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
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此二方,一以治冬疫,一以治春疫。冬疫多寒,春疫多热。多寒者宜水解散,方中用麻,桂,芍,草发营卫之汗,大黄,黄芩泻疫毒之邪。多热者宜救苦丹,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二方审而用之,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