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赤石脂(一半锉,一半筛末)一筋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篇内,不复释。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详见『伤寒论·厥阴篇』内,不复释。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内,不复释。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赤石脂(一半锉,一半筛末)一筋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篇内,不复释。
□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注】
详见『伤寒论·厥阴篇』内,不复释。
□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内,不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