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去皮)三分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去皮)二分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芩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
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微者短气,其治有二:气虚短气,是气少不能长息而短也;微饮短气,是水停阻碍呼吸而短也。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也,用芩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也,用肾气丸以通其阴,阴气通,则小便之关开矣。故曰:苓桂术甘汤主之,肾丸亦主之也。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去皮)三分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去皮)二分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芩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
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微者短气,其治有二:气虚短气,是气少不能长息而短也;微饮短气,是水停阻碍呼吸而短也。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也,用芩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也,用肾气丸以通其阴,阴气通,则小便之关开矣。故曰:苓桂术甘汤主之,肾丸亦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