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臣曰:血原不出膀胱,今从小便出,系心肝火盛,遣热于膀胱,使阴血妄行。治法:心热宜清,肝热宜泄,不可轻用止涩之药,恐瘀血积于阴茎,令人痛楚难当。
小便不痛为溺血,四物汤加牛膝。或七正散:赤苓、木通、前仁、炒栀、扁蓄、胆草、甘草稍、灯竹心。
心热溺血,阿胶散:阿胶、生地、当归、丹皮、麦冬、炒栀、发灰。或导赤散加黄连。
肝热溺血,龙胆泻肝汤见口证,或清肝散:白芍、炒栀、丹皮、黄连、木通、滑石、甘草、车前。
证属虚证,溺久不止,脾虚,补中汤加续断、发灰;肾虚,六味丸加牛膝、前仁。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清臣曰:血原不出膀胱,今从小便出,系心肝火盛,遣热于膀胱,使阴血妄行。治法:心热宜清,肝热宜泄,不可轻用止涩之药,恐瘀血积于阴茎,令人痛楚难当。
小便不痛为溺血,四物汤加牛膝。或七正散:赤苓、木通、前仁、炒栀、扁蓄、胆草、甘草稍、灯竹心。
心热溺血,阿胶散:阿胶、生地、当归、丹皮、麦冬、炒栀、发灰。或导赤散加黄连。
肝热溺血,龙胆泻肝汤见口证,或清肝散:白芍、炒栀、丹皮、黄连、木通、滑石、甘草、车前。
证属虚证,溺久不止,脾虚,补中汤加续断、发灰;肾虚,六味丸加牛膝、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