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瓜菜)利水消肿解热
冬瓜(专入肠胃)。味虽甘淡。性甚冷利。故书所述治效。多是消肿定喘。(杨氏家藏方治十种水气浮肿。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以赤小豆填满。盖合签定。以纸筋泥固济。干用糯糠两大箩。入瓜在内。煨至火尽。取出切片。同赤小豆焙干为末。糊丸。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下。日三服。小便利为度。)止渴。及治痈肿热毒。(切片敷上。热则易之。)压丹石毒。然惟脏腑有热者最宜。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及水衰气弱体瘦。服之则水气益泄。而有厥逆滑脱燥渴之虞矣!汪昂既言性能止渴消肿。而又谓性不走。服甚宜人。是何自相予盾耶?子能补肝明目。(凡药中所用瓜子者。即是此物。)瓜皮可作面脂。(以色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