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泻肠胃实热
人中黄(专入肠胃)。是用甘草末入于竹筒。塞孔。冬月置于粪缸之内。经春取出。悬挂风处。阴干取用。味甘性寒。书载功专入胃。以其味甘故也。(甘入中。)其解五脏实热。以其气寒故也。(寒胜热。)又治温疫诸毒斑狂。及发疮痘黑陷不起。以其臭与不正相类。故能以毒攻毒也。然遇急难得。可取坑垢以代。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人)泻肠胃实热
人中黄(专入肠胃)。是用甘草末入于竹筒。塞孔。冬月置于粪缸之内。经春取出。悬挂风处。阴干取用。味甘性寒。书载功专入胃。以其味甘故也。(甘入中。)其解五脏实热。以其气寒故也。(寒胜热。)又治温疫诸毒斑狂。及发疮痘黑陷不起。以其臭与不正相类。故能以毒攻毒也。然遇急难得。可取坑垢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