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的萌芽。

    一、本草知识的丰富

    1.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

    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收载药物七十多种。其中玉石类、木部类、兽部类、虫鱼部类、果部类、米谷部类、菜部类等等。

    《万物》的记载非常古朴,如“鱼与黄土之已痔也”,“姜叶使人忍寒也”,这些都是比较原始的用法。

    (2)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药物《五十二病方》因残损较多,很难确知原来所载方药总数。据帛书整理小组统计,共列药物247种。其中矿物药21种,草类药51种,菜类药10种,木类药29种,果类药5种,人部药9种,兽类药23种,鱼类药3种,虫类药16种,器物、物品类30种,泛称类药10种,待考药名14种。

    此外,在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随葬物品中,还发现不少盛放在香炉或熏炉里有茅香、高良姜、姜、桂、蒽(蕙)、贲、花椒、辛夷、藁本、杜衡、佩兰等。

    从《万物》和《五十二病方》来看,说明在战国时期,已经发现了众多的药物,而且对药物的性味功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万物》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以记载药物知识为主的专书,但所载几乎都是单功能药物,其内容简略而古朴。《五十二病方》虽是记载临床治疗的方书,而所载药物之多却是空前的,仅次于后来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所记述之每一种药物已具有多种治病功效,比《万物》前进了一大步。

    2.《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对药物的论述

    (1)《山海经》:是一部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在叙述山川地域及其物产时,也记载了各地出产的药物,共一百多种。其中约有:

    如食之多力,食之不愚的补养药;食之宜子孙的生育药;服之不字食之无子的避孕药;服之美人色的美容药:食之无疫疾;食之无大疾;可以御疫的防病疫药;食之可以杀人的剧毒药;可以御百毒,可以为(治)毒的解毒药;可以杀虫的杀虫药;食之不眠,食之无卧的兴奋剂等。

    此外,约在这一时期在成书的非医药专著如:《管子》、《离骚》、《昌氏春秩》、《礼记》、《尔雅》等,也都其不同的角度论及了不少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

    二、方剂学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用药知识的积累,逐渐由使用单方过渡到使用复方,并且不断探索组方的原则和理论,方剂学萌芽。

    阜阳汉简《万物》记载有一些复方。如“倍力者以羊与龟”,认为龟羊合用,其强身健体之功更著,是复方的萌芽。

    《五十二病方》,收载医方283个,如治癃病方、治牡痔熏蒸方等等。从上举诸例可以看出,帛书《五十二病方》,复方大量增加了,而且剂型多种多样,既有内服的,又有外用的,洗浴、熏蒸、涂擦、外敷、充填诸剂齐备。

    《内经》奠定方剂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谓君,左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又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内经》并非方书,但对方剂理论和组方配伍原则作出了出色的归纳与总结,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更多中药材
  • 怀孕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不仅是身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孕妇也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尤其是在孕早期,大部分的女性都会出现不想吃饭或者是呕吐等一系列不舒服的情况,这时候就更加要注意孕妇的饮食,尤其是带有药性的食物;螺旋藻大家都听说过,那么螺旋藻......
  •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低等的水生植物,螺旋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营养最丰富,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一,以天然螺旋藻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螺旋藻精片是最好的,螺旋藻对人体保健很有帮助,高蛋白含量,富含多种氨基酸,那么,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
  • 1.老人老人服用螺旋藻,45%是针对特定病症,28%用来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的精神,12%用来作为营养补充。在针对特殊病症的人中,22%为了增加血糖,15%为了保护眼睛,14%则为解除便秘。2.婴幼儿联合国提出: 2000 年世界母乳喂养率应......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一般牙齿如果不是因为龋齿引起的牙痛,就是上火引起的牙疼,牙疼是很让人烦恼的,吃不下东西,阵阵疼痛让我们的心情也变的特别的焦躁,很多时候吃药都不管用,老是吃止疼药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想要通过中药来解决,那么上火牙痛吃什......
  • 雪莲菌是混合菌,主要是由酵母菌、乳酸菌混合而成,雪莲菌是由西藏传来的。它的最主要作用是用来发酵酸奶,因为雪莲菌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该怎么食用呢?我们对雪莲菌了解的太少,那么今天我们就好好的了解下,看看雪莲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