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泄泻

    作者: 楼英

    〔丹〕万安膏治吐泻腹痛吐乳。(方见吐门。)

    〔海〕吐泻。四君子加陈皮、浓朴等分,同煎。(一法加陈皮、姜、枣。)

    脏腑滑泄。四君子加诃子五分,米饮调下。

    〔钱〕黄承务子二岁,病伤食而泻,众医与止之,十余日,便青白,乳食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咸谓困笃,召钱。钱先与益黄散、补肺散各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又与益脾散三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下之,留连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则引肺亦虚,脾肺子母故也。今先补脾,则肺病自退,即身温不哽气也,然后下其所伤。或曰∶何不先下后补?曰∶便青为下脏冷。若先下,必大虚。今先实脾而后下,则不虚矣。后更与补之乃安。(益黄散方见小儿大法。)

    温中丸治胃寒泻白,腹痛肠鸣。(方见吐泻。)

    〔丹〕泻青亦是寒,宜用苏合香丸、平胃散各等分,蜜汤调服。

    〔田〕便青者,因惊风五内脾气不和,治宜白术汤。

    〔洁〕凡大泻引饮者,其病不以新久,皆宜服白术散,痢病亦同治。

    〔丹〕小儿夏月泄泻,用益黄散。泻黄、赤、黑,皆热,用益元散、黄柏丸之类。

    〔钱〕使君子丸治疳瘦泄痢,腹胁胀满。(方见疳门。)

    〔《脉》〕小儿大便青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