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胸胁痛,耳聋,尺寸脉俱弦者,少阳受病也。(论见大法。《活人》云∶柴胡汤主之。)病胸中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利则止。吐下后,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溏,腹满而烦者,宜调胃承气汤。(论见呕。)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胸胁痛,耳聋,尺寸脉俱弦者,少阳受病也。(论见大法。《活人》云∶柴胡汤主之。)病胸中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利则止。吐下后,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溏,腹满而烦者,宜调胃承气汤。(论见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