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查古籍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
〔河〕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或视日而嚏者,由目为五脏神华,太阳真火晃曜于目,心神躁乱而热发于上,则鼻中痒而嚏也。
□
运气 嚏有三∶
一曰热火。经云∶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民病血溢鼽嚏。又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病嚏鼽衄。又云∶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又云∶少阳所至为鼽嚏。又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治以诸寒是也。
二曰金不及火乘之。经曰∶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者是也。
三曰燥金。经云∶阳明所至,为鼽嚏是也。
□
〔《灵》〕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口问篇 眉本,恐攒竹穴。)
□
〔《撮》〕腠理不密,喷嚏不已∶风门(一分,沿皮向后一寸半,补一呼。)
□
〔仲〕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