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查古籍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隰草)入心包肝逐瘀
益母草(专入心包肝)。一名茺蔚。辛微苦寒。功能入肝心包络。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是以无胎而见血淋血闭血崩带痛。(带下者。因病生于带脉之意也。带脉横于腰间。凡病患下白。则为白带。属气虚。宜补中益气。下赤则为赤带。属血虚。宜养血滋阴而兼调气。)既胎而见胎漏。临产而见难产。已产而见血晕。疔肿乳痈等症。服此皆能去瘀生新。(时珍曰。益母草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若治肝经风热。明目益精调经。则用子。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因根茎花叶专于行血。而子则行中有补也。)盖味辛则于风可散。血可活。味苦则于瘀可消。结可除。加以气寒。则于热可疗。并能临症酌施。则于母自有益耳。外此番痧腹痛呕之用此浓煎恣饮。亦取能散恶血。(若其病非恶血。则非所宜。)然气味辛散。瞳子散大者。其切忌之。益母子主治略同。但行中有补。非若益母草。徒以消水行血为事也。小暑端午及或六月六日采取良。(济阴返魂丹。六月六日采花叶实。为末蜜丸。治胎产百病。近效方捣汁熬膏良。)忌铁。子微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