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海〕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额上偏多何谓也?曰∶首者,六阳之所会也,故热熏蒸而汗出也。额上偏多,以部分,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鼻属中州,颐属肾,额属心。三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余迫而上,入于心之分,故发为头汗,而额上偏多者,属心之部,而为血证也。饮酒饮食头汗出者,亦血证也。至于杂证,相火迫肾水上行入于心,为盗汗,或自汗,传而为头汗出者,或心下痞者,俱同血证例治之。无问伤寒杂病酒积,下之而心下痞者,血证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阴,亡阴者,则损脾胃而亡血,气在胸中以亡其血,陷之于心之分也,故心下痞。世人以为血病,用气药导之,则痞病愈甚。而又下之,故变而为中满彭胀,非其治也。如此然当作何治?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加矣。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
〔海〕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额上偏多何谓也?曰∶首者,六阳之所会也,故热熏蒸而汗出也。额上偏多,以部分,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鼻属中州,颐属肾,额属心。三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余迫而上,入于心之分,故发为头汗,而额上偏多者,属心之部,而为血证也。饮酒饮食头汗出者,亦血证也。至于杂证,相火迫肾水上行入于心,为盗汗,或自汗,传而为头汗出者,或心下痞者,俱同血证例治之。无问伤寒杂病酒积,下之而心下痞者,血证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阴,亡阴者,则损脾胃而亡血,气在胸中以亡其血,陷之于心之分也,故心下痞。世人以为血病,用气药导之,则痞病愈甚。而又下之,故变而为中满彭胀,非其治也。如此然当作何治?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