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摘粹》 温证

    作者: 未知

    〔温证提纲〕冬不藏精温病成,发时表里热兼生,双清妙法终当用,外解风邪内泄营。

    防风解温汤

    (证附) 太阳发热渴思浆,头痛心烦腰脊强,治法宜将翘杏用,芍甘丹桔与桑防。

    葛根解温汤

    (证附) 阳明经内病多端,目痛鼻干卧不安,口渴胸烦何药治,元参甘芍葛翘丹。(热加石膏呕加半夏)

    柴胡加减方

    (证附) 经入少阳病渐深,耳聋胸胁痛难禁,咽干口苦还兼渴,柴芍丹翘夏草芩。(热加元参)

    防风生地汤

    (证附) 太阴经证要详参,口渴身中热不堪,腹满嗌干何药治,丹防芍地合桑甘。

    防风天冬汤

    (证附) 渴兼身热不能安,口燥旋惊舌更干,经入少阴当速治,桑防冬草地元丹。

    防风当归汤

    (证附) 发热旋惊作渴时,满烦囊缩治休迟,桑防芍地丹归草,经入厥阴用此医。

    桑甘杏桔汤

    (证附) 热微但咳不安康,宜用桑甘杏桔汤,紫菀麦苓兼半夏,争传治嗽有专长。

    人参白虎汤

    (证附) 经入阳明病象殊,旋惊肺热与津枯,姜甘粳母参膏用,发表清邪效可图。

    大承气加味汤

    (证附) 邪传胃腑燥难禁,热结下焦病益深,积朴硝黄攻法妙,再加芍地并滋阴。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