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年,按我国当前习惯,是指30~35岁到60岁这一处于青年到老年之间的时期。这种划分大致上反映大多数社会成员一生中成熟阶段的上下限。
孔子概括他的一生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表明人在这一年龄期时,能独立自主行事,处事有决断(不惑),掌握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知天命)。中年人正处在心理上成熟的时期,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重任。重视心身保健十分重要。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中年,按我国当前习惯,是指30~35岁到60岁这一处于青年到老年之间的时期。这种划分大致上反映大多数社会成员一生中成熟阶段的上下限。
孔子概括他的一生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表明人在这一年龄期时,能独立自主行事,处事有决断(不惑),掌握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知天命)。中年人正处在心理上成熟的时期,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重任。重视心身保健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