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产妇临月未诞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发热及肌热者,黄连、黄芩、黄 、人参。腹痛者,白芍药、甘草。感冒者,根据前解利。
产后诸病,忌用白芍药、黄芩、柴胡。内恶物上冲,胸胁痛者,大黄、桃仁。血刺痛者,当归。内伤发热,黄连。渴者,白茯苓。一切诸病,各根据前法,惟渴去半夏,喘嗽去人参,腹胀忌甘草。
妇人带下,举世皆曰寒,误之甚矣。所谓带下者,任脉之病也。经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于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注言∶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络而上,然其病所发,正在带脉之分,而淋沥以下,故曰带下也。
其赤白说者,〔与〕痢义同,而无〔独〕寒者。法曰∶头目昏眩,口苦舌干,嗌咽不利,小便赤涩,大便涩滞,脉实而数者,皆热证也。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产妇临月未诞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发热及肌热者,黄连、黄芩、黄 、人参。腹痛者,白芍药、甘草。感冒者,根据前解利。
产后诸病,忌用白芍药、黄芩、柴胡。内恶物上冲,胸胁痛者,大黄、桃仁。血刺痛者,当归。内伤发热,黄连。渴者,白茯苓。一切诸病,各根据前法,惟渴去半夏,喘嗽去人参,腹胀忌甘草。
妇人带下,举世皆曰寒,误之甚矣。所谓带下者,任脉之病也。经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于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注言∶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络而上,然其病所发,正在带脉之分,而淋沥以下,故曰带下也。
其赤白说者,〔与〕痢义同,而无〔独〕寒者。法曰∶头目昏眩,口苦舌干,嗌咽不利,小便赤涩,大便涩滞,脉实而数者,皆热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