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噤口不乳不能啼,胎热复为风搏之;噤口风∶眼闭,啼声清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二便皆通,由胎中受热,毒流心脾,故形见于喉舌,或生下复为风邪搏之所致,宜泻黄散、珠银丸。有初生口噤不开,不收乳者,用金头赤足蜈蚣一条,炙焦为末,每五分以猪乳汁二合和匀,分三四次灌之;或用竹沥调牛黄末一字灌之,更以猪乳汁点口中。
此证皆因里气郁,吐痰利惊最得宜;
噤口、撮口、脐风,三者一种,同因里气郁闭,宜先用控痰散吐痰∶蝎梢、铜青各五分,朱砂一钱,腻粉一字,麝香少许,为末,每一字,茶清调服;或甘草煎汤探吐,尤稳。却以猪胆汁点入口中即瘥。次用人参养胃汤,去苍术、半夏,加木香、苏子,与乳母服。再用辰砂膏、利惊即愈。
吹鼻喷嚏可治,
吹鼻法∶蜈蚣一条,蝎梢四个,僵蚕七个,瞿麦五分,为末。每一字吹入鼻中。喷嚏可治,仍用薄荷汤调服。
七朝见此十分危。
七朝见此证者危,百日内见此证,手足蜷者亦不治。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噤口不乳不能啼,胎热复为风搏之;噤口风∶眼闭,啼声清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二便皆通,由胎中受热,毒流心脾,故形见于喉舌,或生下复为风邪搏之所致,宜泻黄散、珠银丸。有初生口噤不开,不收乳者,用金头赤足蜈蚣一条,炙焦为末,每五分以猪乳汁二合和匀,分三四次灌之;或用竹沥调牛黄末一字灌之,更以猪乳汁点口中。
此证皆因里气郁,吐痰利惊最得宜;
噤口、撮口、脐风,三者一种,同因里气郁闭,宜先用控痰散吐痰∶蝎梢、铜青各五分,朱砂一钱,腻粉一字,麝香少许,为末,每一字,茶清调服;或甘草煎汤探吐,尤稳。却以猪胆汁点入口中即瘥。次用人参养胃汤,去苍术、半夏,加木香、苏子,与乳母服。再用辰砂膏、利惊即愈。
吹鼻喷嚏可治,
吹鼻法∶蜈蚣一条,蝎梢四个,僵蚕七个,瞿麦五分,为末。每一字吹入鼻中。喷嚏可治,仍用薄荷汤调服。
七朝见此十分危。
七朝见此证者危,百日内见此证,手足蜷者亦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