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山茱萸酸涩微湿,补肾强阴固精无,去头面风除疝瘕,逐痹调经益肝源。
生山中。茱,言色红;萸,肥润也。无毒。补肾气,兴阳道,坚长阴茎,添精髓,止遗精及小便利,去头风骨痛,风气去来,鼻塞鼻 ,目黄,耳鸣耳聋,面 面疮,肠胃风邪亦验。又除疝瘕,逐寒湿痹,治女子月水不定。本草云∶发汗通九窍,去心下寒热邪气。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耶?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和,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酒浸去核,每一斤取皮肉四两,慢火焙干。核能滑精,故去之。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山茱萸酸涩微湿,补肾强阴固精无,去头面风除疝瘕,逐痹调经益肝源。
生山中。茱,言色红;萸,肥润也。无毒。补肾气,兴阳道,坚长阴茎,添精髓,止遗精及小便利,去头风骨痛,风气去来,鼻塞鼻 ,目黄,耳鸣耳聋,面 面疮,肠胃风邪亦验。又除疝瘕,逐寒湿痹,治女子月水不定。本草云∶发汗通九窍,去心下寒热邪气。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耶?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和,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酒浸去核,每一斤取皮肉四两,慢火焙干。核能滑精,故去之。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