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查古籍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槟榔辛苦善调中,下气坠药杀三虫,消谷逐水除痰癖,疟痢香港脚与诸风。
槟榔,男子之称,故向阳者为槟榔,向阴者为大腹子。无毒。降也,阴也。又云阴中阳也。调中健脾,散滞气,泻胸中至高之气,止呕吐醋心,逐出寸白虫,消谷逐水,除痰癖,祛瘴疟。治痢里急后重如神,香港脚冲心。治诸风、诸积、诸气。以其性沉,有若铁石之重,故能坠降诸药下行。闽广多服之者,盖以地暖郁蒸气多,居民藏之,气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耳。槟榔,白者味辛,多散气;赤者味苦、涩,杀虫。生时甚大易烂,用灰汁煮熟焙干,始堪停久。尖长有紫纹者名槟,力小;圆而矮者名榔,力大。今不复分,但取鸡心正稳、中实如锦纹者佳。刀刮去底,细切。急治生用,经火则无力;缓治略炒,或醋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