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生姜发散主伤寒,鼻塞头疼咳逆安,入肺开胃止痰呕,破血行气到心间。
姜,御湿气,如田有界以分水也。味辛,温,无毒。浮而升,阳也。主发散伤寒伤风,头痛鼻塞寒热,咳逆喘嗽上气。入肺开胃益脾,化痰涎,止呕吐翻胃之圣药也。以上诸症皆在表在上之邪,姜能行气散气,故治之。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后人因孔子不彻,而每好食之,其实多服反少智,损心气,故孔子亦不多食。
古云∶八九月食姜,至春患眼、损寿、减筋力。又云∶平人夜食姜,令人闭气,病则不拘也。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而热存耳。故又有言曰∶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潜故也,秦椒为使。恶黄芩、黄连、天鼠屎。杀半夏、浓朴、茛菪毒。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生姜发散主伤寒,鼻塞头疼咳逆安,入肺开胃止痰呕,破血行气到心间。
姜,御湿气,如田有界以分水也。味辛,温,无毒。浮而升,阳也。主发散伤寒伤风,头痛鼻塞寒热,咳逆喘嗽上气。入肺开胃益脾,化痰涎,止呕吐翻胃之圣药也。以上诸症皆在表在上之邪,姜能行气散气,故治之。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后人因孔子不彻,而每好食之,其实多服反少智,损心气,故孔子亦不多食。
古云∶八九月食姜,至春患眼、损寿、减筋力。又云∶平人夜食姜,令人闭气,病则不拘也。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而热存耳。故又有言曰∶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潜故也,秦椒为使。恶黄芩、黄连、天鼠屎。杀半夏、浓朴、茛菪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