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竹沥甘寒最滋阴,止渴止汗除烦心,口疮目痛救胎产,中风痰壅失声音。
取竹沥法,见六卷。丹溪云∶无毒,性缓,能除阴虚大热大寒。治消渴、久渴、自汗、尿多,胸中烦热、狂闷惊悸及口疮目疮、头风头痛、中风失音、风痹。一切痰火、气血虚而少食者宜用。又云∶痰在四肢,非此不开。妇人胎前子烦,头旋倒地,胎动不安,产后强直口噤,小儿惊痫,天钓夜语,兼治金疮口噤欲死,时行瘟疫迷闷。大抵寒而能补,不必疑其寒也。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竹沥甘寒最滋阴,止渴止汗除烦心,口疮目痛救胎产,中风痰壅失声音。
取竹沥法,见六卷。丹溪云∶无毒,性缓,能除阴虚大热大寒。治消渴、久渴、自汗、尿多,胸中烦热、狂闷惊悸及口疮目疮、头风头痛、中风失音、风痹。一切痰火、气血虚而少食者宜用。又云∶痰在四肢,非此不开。妇人胎前子烦,头旋倒地,胎动不安,产后强直口噤,小儿惊痫,天钓夜语,兼治金疮口噤欲死,时行瘟疫迷闷。大抵寒而能补,不必疑其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