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无食子又名没石,温苦止泻痢白赤,养血生精安气神,乌须长肉治疳 。
出西戎波斯国,其树似桃,三月开花,子如弹,初青,熟乃黄白。虫蚀成孔者入药。土人每食以代果,番胡呼为无食没石。雷公云∶墨石子者是也。无毒。主肠虚,赤白冷痢,肠滑泄泻,神效。益血生精,和气安神,乌须发,长肌肉。治阴毒、阴痿、阴汗疮,烧灰,先用温水浴了,即以帛微裹,后敷灰囊上甚良。凡使勿犯铜铁,并被火惊者。颗小文细者佳,炒用,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