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麻黄甘苦性微温,主中风邪治不仁,伤寒表证及嗽喘,理瘴解疟消斑痕。
丛生如麻,色黄也。无毒。浮而升,阳也,手太阴之药,入足太阳手少阴阳明经,泻卫实,去荣中寒之药也。主中风表证及风毒痿痹不仁,伤寒初证头疼寒热咳嗽喘逆上气,理岚瘴及瘟疟,消赤黑斑毒风疹,皆发汗而散也。丹溪尝以人参佐用,表实无汗者一服即效。多则令人虚,或衄血亡阳,惟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诸风药大同,兼破坚瘕积聚、黄胆,及小儿痘疮倒靥。发汗用身去节,水煮三沸去沫。止汗用根。浓朴为使,恶辛荑、石韦。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麻黄甘苦性微温,主中风邪治不仁,伤寒表证及嗽喘,理瘴解疟消斑痕。
丛生如麻,色黄也。无毒。浮而升,阳也,手太阴之药,入足太阳手少阴阳明经,泻卫实,去荣中寒之药也。主中风表证及风毒痿痹不仁,伤寒初证头疼寒热咳嗽喘逆上气,理岚瘴及瘟疟,消赤黑斑毒风疹,皆发汗而散也。丹溪尝以人参佐用,表实无汗者一服即效。多则令人虚,或衄血亡阳,惟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诸风药大同,兼破坚瘕积聚、黄胆,及小儿痘疮倒靥。发汗用身去节,水煮三沸去沫。止汗用根。浓朴为使,恶辛荑、石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