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青筋之症.恶寒发热.状似风寒.但胸腹作痛.遍身发麻.或唇口作麻.即其症也.北方谓之青筋.南方谓之乌沙.此因郁怒伤肝.木邪贼土.触动湿痰.气逆而血亦逆.故令胀痛欲死.脉来洪数者.宜用活血化痰汤.若脉来细缓.四肢厥冷者.宜用香砂理中汤.古方治此.不过清热消食.而疏气活血之药.毫不知用.内经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不得宣行.后成此病.宣通气血为第一义也.但此血气上攻.多有暴病暴死者.不可不知也.
活血化痰汤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大腹皮 枳壳 木香 玄胡 归尾 黄芩
香砂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香附 砂仁 藿香 (加)玄胡 半夏 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