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传灯》 湿温

    作者: 陈歧

    湿温者.先伤于湿.而后伤于暑也.其症胸满妄言.两胫逆冷.此因暑湿客于脾经.正气不行.郁而为火.故令语言谵妄.湿热上壅.阳气不能下通于阴.故令足寒.仲景恐人认为寒症.误投发散.所以引入寒门.其实非寒症也.夫湿温何以不可发汗.盖因湿邪在胸.已自有热.又遇暑气客之两热相侵.犹未混合.为一汗之.则两邪混合.闭塞经络.不死何待耶.宜用柴胡清中汤.若脉来洪数.或上盛下虚者.加大黄以下之.难经云.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抟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抟湿也.此言非不有理.但脉之变化不齐.不可执为一定耳.(此二句名言可佩)

    柴胡清中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枳实 杏仁 石菖蒲 黄连 赤芍

    暑湿侵脾.必有痰食留结.化痰化滞.亦不可少.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