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易读》 炉甘石四百三十七

    作者: 汪讱庵

    红,童便或烧酒淬七次,研粉水飞。

    甘,温,无毒。阳明经药也。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止血,消肿生肌。同冰片点目一切所在金银坑中皆有之,乃金银之苗也,轻白者良。

    目猝赤痛,火 尿淬,同风化硝,极净,蘸新水点之。(验方第一。)

    诸般目翳,同胆矾,白矾亦可,朴硝末,沸水化开,洗之。(第二。)

    一切目疾,用半斤,同黄连四两,石器内同煮一日,去黄连,入冰片二钱,研匀取点。

    又方同盆硝泡洗之。(第三。)

    下疳,火 童尿淬制甘石一两,儿茶三钱,炒末,香油合敷,立已。再查甘草第一洗方验方十八内。(第四。)

    目睛昏花,制甘石、制赭石,水飞黄丹各四两,为末,蜜半斤,以铜器炼去白沫,更添冷水数碗,熬沸下诸药,熬至一碗,滴水不散,或生绢,或夹纸,滤入瓷器收之,取点。(第五。)

    风眼烂眩,制甘石,地上出火毒,研粉,先以沸汤洗之,取点数次。又甘石一斤,火 ,黄连四两,煎水淬七次,研粉,入冰片取点。(第六。)

    漏疮不合,制甘石合蛎粉外塞之,内服滋补。(第七。)

    牙疏陷物,同石膏末搽之。(第八。)

    阴下湿痒,同蛤粉掺之。(第九。)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