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三字经》 呕哕吐第十六(呃逆附)

    作者: 陈修园

    呕吐哕 皆属胃呕字从沤,沤者水也,口中出水而无食也。吐字从土,土者食也,口中吐食而无水也。呕吐者,水与食并出也。哕者,口中有秽味也,又谓之干呕,口中有秽味,未有不干呕也。呃逆者,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也。其病皆属于胃。

    二陈加 时医贵二陈汤倍生姜,安胃降逆药也。寒加丁香、砂仁;若热,加黄连、鲜竹茹、石斛之类。

    玉函经 难仿佛寒热攻补,一定不移。

    小柴胡 少阳谓寒热往来而呕者,属少阳也。

    吴茱萸 平酸味吴茱萸汤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又治少阴症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又治干呕吐涎沫者。此症呕吐,多有酸味。

    食已吐 胃热沸食已即吐,其人胃素有热,食复入,两热相冲,不得停留。

    黄草汤 下其气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金匮》云∶欲吐者不可下之。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下之。何也?曰∶病在上而欲吐,宜因而越之。若逆之使下,则必愦乱益甚。若既吐矣,吐而不已,是有升无降,当逆折之。

    食不入 火堪畏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黄连汤 为经纬喻嘉言用进退黄连汤,柯韵伯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推之泻心汤亦可借用,以此数汤为经纬。

    若呃逆 代赭汇代赭旋覆汤治噫气,即治呃逆。若久病呃逆,为胃气将绝,用人参一两,干姜、附子各三钱,丁香、柿蒂各一钱,可救十中之一。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