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里生,一点既出颜色枯,百神泣送真阳去。三魂喜,七魄无,血败气衰将何补,弄元真物属他人,赤宅元君谁做主?劝世人,须慕道,休慕色,慕色贪淫有何益?不念形骸积渐枯,逢人强说丹砂力。丹砂力,人不识,谁人肯向身中觅,灵源经里号真铅,丹华诀内名金液。三茅真君唤作一,子得一时万事毕,圣人秘一不能传,不晓分明暗如漆。一神去,百神离,百神去后人不知,几度欲说不欲说,临时一点泄天机。一神离,百神悲,日后形悴却如痴,我今念念说向汝,说时又恐泄天机。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精不漏兮身不朽,经不漏兮可长生。若晓此玄玄外法,便是长生物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