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咸,平,无毒。(三年老雄者良。)
舌胀退场门,中蜈蚣毒也。取血浸舌,并咽之。(验方第一。)
诸虫入耳,滴入即出。(第二。)
发疹痘,和酒服之。(第三。)
蜈蚣咬伤,涂之。(第四。)
蜘蛛咬。同上。(第五。)
小儿作惊,似有痛处,以少许滴入口中妙。(第六。)
鬼击猝死,滴入口中令咽,仍破此鸡,扎心下,冷乃去之。(第七。)
小儿解颅,以血滴之。再以赤芍末粉之。(第八。)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咸,平,无毒。(三年老雄者良。)
舌胀退场门,中蜈蚣毒也。取血浸舌,并咽之。(验方第一。)
诸虫入耳,滴入即出。(第二。)
发疹痘,和酒服之。(第三。)
蜈蚣咬伤,涂之。(第四。)
蜘蛛咬。同上。(第五。)
小儿作惊,似有痛处,以少许滴入口中妙。(第六。)
鬼击猝死,滴入口中令咽,仍破此鸡,扎心下,冷乃去之。(第七。)
小儿解颅,以血滴之。再以赤芍末粉之。(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