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地黄

    【基原】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

    【异名】又叫生地黄、生地。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 地黄汁:鲜地黄冷水捣汁代茶饮,用于一切肾虚血虚之证,及跌扑损伤,妇人崩带胎产,并宜多饮。(《调疾饮食辨》)

    2. 地黄粥:地黄30克煮汁去渣,入大米煮时,用于阴虚内热,妇女月经不调。(《遵生八笺》)

    3. 地黄酒:地黄捣烂浸酒饮,用于补精血,壮筋骨。(《调疾饮食辨》)

    【使用注意】

    不宜用铁质或铜质器具加工,有脾虚泄泻或胸膈多痰者不宜服用。《本草品汇精要》谓:“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按语】

    为滋阴养血佳品,可滋阴养血、补骨填髓,并能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利耳目、调经安胎。常用食疗方如地黄粥、地黄鸡等。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