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酸枣仁

    【基原】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

    【异名】又叫枣仁、酸枣核。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功效】养心安神,收敛止汗。

    【应用】

    1.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健忘。用于烦热不寐,可选酸枣仁粥:酸枣仁炒熟研末,入粥食。(《调疾饮食辨》) 用于骨蒸潮热,虚烦不得卧,可将酸枣仁煮汤,取其汁入粳米煮粥,粥将成入地黄汁微煮即成。(《圣惠方》)

    2.用于体虚自汗、盗汗。可配伍人参、茯苓等同用。常用枣仁人参茯苓散: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量,共研细末,米汤调食。(《普济方》)

    3.用于失眠多梦,神经衰弱。酸枣仁散:酸枣仁、白糖,共研和匀,米汤调食。

    【使用注意】

    养心安神宜熟食;若有实热郁火不宜食用。

    【按语】

    本品滋补健脑,食之可补心血,健脑益智,聪耳明目,强壮筋骨。适于神经衰弱、体虚易汗、形体瘦弱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酸枣仁粥。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