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鳖(《名医别录》)

    【基原】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

    【异名】水鱼、团鱼、圆鱼、甲鱼。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经。

    【功效】滋阴,补虚,止泻,截疟。

    【应用】

    1.鳖肉加冰糖炖服,其脂尤佳。(《本草备要》)

    2.久泻久痢:鳖卵煮服。(《医林纂要》)

    3.久疟不愈:鳖一个,去肝、肠,用猪油炖,入盐少许服。(《贵州中医验方》)

    【使用注意】

    脾胃阳虚及孕妇忌服。《随息居饮食谱》:“痰湿盛者忌。”

    【按语】

    鳖与乌龟齐名,但后者以滋阴、补血、止血、健骨为主,本品则清虚热,通瘀结之功更胜。甲鱼血可治骨结核。

    【参考文献】

    1.《日用本草》:“补劳伤,壮益气,大补阴之不足。”

    2.《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主脱肛、崩带。”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