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鸡蛋(《本草经集注》)

    【基原】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

    【异名】鸡卵。

    【性味归经】蛋清甘,凉。蛋黄甘,平。入心、肾经。

    【效用】鸡蛋滋阴润燥,养心安神。蛋清清肺利咽,清热解毒。蛋黄滋阴养血,润燥熄风,健脾和胃。

    【应用】

    1.产后血晕,身痉直,口角与目外毗向上牵急,不知人:鸡子一枚,去壳分清,以荆芥末6g调服(《本草衍义》)。

    2.干呕不息: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补缺肘后方》)

    3.小儿惊痫:鸡子黄和乳汁,量儿大小服之。(《普济方》)

    4.小儿消化不良:蛋黄油每天5~10m1,分二次服,一疗程4~5天。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即明显好转,用药4~5天可全愈。(《中药大辞典》)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多食则令人闷满。

    【按语】

    鸡蛋是众所周知的营养食品,其所含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而蛋白质中主要为婴幼儿成长需要的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吸收率高。鸡蛋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铁的含量较牛奶丰富,所以是老人、 儿童、孕产妇及病弱患者的理想食物。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鸡子白,解热烦。”

    2.《本草纲目》:“鸡蛋黄,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
  • 作者:
    张锡纯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