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奇葩——三七药效宽泛——神奇

    《家庭医药》2002年12月 □ 文/张泽宇

    从古到今,关于三七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它那神奇的药效几乎家喻户晓。它广泛用于止血及医治跌打损伤。相传在昔日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年代,滇军战场伤员的救治,三七屡建奇功,一直是战伤外科的要药。

    祖国中药典籍中,早有三七的记载,产自云南、广西的三七被视为正宗,身价尤高。其药名较多,如参三七、田三七、旱三七、山漆(又称三七面),入药为其根部。药性甘苦微温,具有止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被历代医家誉为“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临床证治出血不止,吐血、血刃血、崩漏、血痢及皮下出血,还可用于血瘀阻滞、痈疽肿毒,三七既是优良的止血药,又为历代伤科要药,内服外用皆可,清肿止痛功效卓著。

    近代国内外的药学家对它进行了大量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药用植物,其所含主要药理作用成三七总皂甙中的许多单体皂甙比人参含的品种还要多。它除了具有人参的滋补强壮,耐缺氧、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疲劳的作用外,还具有人参所不具备的止血生肌、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通过理血补血,提高机体抗病力。它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防止钙超载的发生,为非特异性钙泵激动剂,可以纠正心肌能量失衡,在降压与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同时,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内质网上钙泵的活性。三七还有集治疗和保健于一体的作用特点,能加强细胞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既治标又治本,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使得人体肌肤柔润和富有弹性,乌发生发,抗老防衰。

    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三七具有缩短血凝时间、促使血管收缩的作用,能活血祛瘀、活络通脉、增加脑血流量,故能改善脑缺血状态,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中风引起的偏瘫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凡肌梗塞、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眩晕症、神经衰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出血,贫血,能促进产后,手术后创口愈合,还可治疗各种炎症性病变。

    临床医疗上广泛应用的新药三七总甙,疗效确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伴胆固醇血脂增高症,妇女崩漏、大出血等总有效率达100%;对初发脑溢血后遗症(3月以内)及脑血栓有效率达98.4%;对胃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94.6%;外科手术后出血止血率98.5%,并能促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治跌打损伤总有效率为96.8%;另外对肝癌、乳腺癌等放疗、化疗后的身体恢复效果显著。临床应用的实践证明,三七总甙对人体脏器组织与血液系统均无异常影响,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目前尚无禁忌症的报道,服用量宽容度高,非常安全,常用剂量50~100毫克,每日服2~3次。

    三七总甙是现代医药科研成果的结晶,并采用先进提取工艺制得,靶性强、疗效高、剂量小,三七总甙的疗效是普通三七的2~30倍,是三七制品中最新精品,古老三七的神奇药效,如今再谱新篇,它的问世无疑是广大的福音,在中药的百花园中必将会大放异彩。

更多中药材
  •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早期,进展期乃至晚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仅如此,各期之间症状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变已届进展期,但症状尚不明显,......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