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乌贼鱼(《名医别录》)

    【基原】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肉。

    【异名】墨鱼、缆鱼。

    【性味归经】咸,平。入肝、肾经。

    【功效】养血滋阴,通经,制酸。

    【应用】

    1.贫血头晕,经闭:乌贼肉60g,鹌鹑蛋2只,煮食。(《曲池妇科》)

    2.妇女经闭:乌贼鱼合桃仁(12g左右)煮食。(《陆川本草》)

    3.胃痛泛酸:乌贼蛋5只,海螵蛸9g,同煮。(《金峨山房药录》)

    【使用注意】

    《本草求真》:“……其味珍美,食则动风与气。”

    【现代研究】

    新鲜乌贼中尚含5—羟色胺及另一种可能是多肽类的物质,具有抗病毒、抗放射作用,人食乌贼中毒,可能与多肽类物质引起肠运动失调有关。乌贼骨药材名称为海螵蛸,含碳酸钙,制酸作用较强。

    【按语】

    乌贼蛋为乌贼的缠卵腺,与乌贼骨一样,均可入药。李时珍称乌贼是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参考文献】

    1.《日华子本草》:“通月经。”

    2.《医林纂要》:“补心通脉,和血清肾,去热保精。作食大能养血滋阴,明目去热。”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