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基原】为动物桂鱼的肉。
【异名】石桂鱼。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补气血,益脾胃,化骨刺。
【应用】
1.虚劳体弱:桂鱼煮食。(《随息居饮食谱》)
2.骨刺鲠喉:桂鱼胆阴干,用其末酒化温呷,吐之即已。(《千金方》)
【使用注意】
《本草品汇精要》:“患寒湿病人不可食。”
【按语】
本品为虚劳食疗要品,肺结核病人宜食之。
【参考文献】
1.《随息居饮食谱》:“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血,运饮食,肥健人。”
2.《食疗本草》:“补劳,益脾胃。”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基原】为动物桂鱼的肉。
【异名】石桂鱼。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补气血,益脾胃,化骨刺。
【应用】
1.虚劳体弱:桂鱼煮食。(《随息居饮食谱》)
2.骨刺鲠喉:桂鱼胆阴干,用其末酒化温呷,吐之即已。(《千金方》)
【使用注意】
《本草品汇精要》:“患寒湿病人不可食。”
【按语】
本品为虚劳食疗要品,肺结核病人宜食之。
【参考文献】
1.《随息居饮食谱》:“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血,运饮食,肥健人。”
2.《食疗本草》:“补劳,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