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薄荷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异名】又名番荷菜、升阳菜。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

    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多配伍应用,薄荷研细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风热,名为薄荷糖。(《简便单方》)

    2.风热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汤,薄荷、甘草适量,煮汤代茶饮,为口齿咽喉圣药。(《调疾饮食辨》)

    3.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以及风疹瘙痒。可配伍荆芥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胀,血痢。

    【使用注意】

    有表虚自汗及阴虚血燥者不宜食用。

    【按语】

    薄荷为清利头目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肝郁气滞体质者食用,常用食疗方如薄荷糖等,亦可煎汤代茶饮。

    【参考文献】

    1.《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至唐时始列于药品。”

    2.《本草纲目》:“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茶”。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