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风偏风,口眼斜,时吐涎沫,语言蹇涩,筋脉拘挛,手足缓弱,伏床不起之证,悉宜服之。久服耳目聪明,髭鬓乌黑,筋力壮健,多有效验。
又曰∶治中风口眼斜,四肢顽痹。草(一名火草)上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收采,洗去土,摘其叶,不拘多少,九蒸九曝。每一次蒸,用少酒蜜水洒之,蒸一饭久,曝干,如此九遍蒸曝,日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食前,温酒米饮任下。此草多生于沃壤间,带猪气者是。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治中风偏风,口眼斜,时吐涎沫,语言蹇涩,筋脉拘挛,手足缓弱,伏床不起之证,悉宜服之。久服耳目聪明,髭鬓乌黑,筋力壮健,多有效验。
又曰∶治中风口眼斜,四肢顽痹。草(一名火草)上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收采,洗去土,摘其叶,不拘多少,九蒸九曝。每一次蒸,用少酒蜜水洒之,蒸一饭久,曝干,如此九遍蒸曝,日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食前,温酒米饮任下。此草多生于沃壤间,带猪气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