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辛,温,无毒。入足阳明、少阴。一切冷气疝瘕,除诸般气痛攻冲。止吐呕而停泻痢,消宿食而解疫瘴;除霍乱而平痈疖,杀虫蛊而解白浊。消肿胀之喘急,止便尿之频数。
生岭南、江南诸处,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木似茶,高丈余,一叶三六月结实。
一切气痛,同茴香、青皮、良姜为末,酒下。(验方第一。)
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煎服。(第二。)
血痢,烧末丸服,米汤下。(第三。)
心腹气痛,磨汁,入陈皮、苏叶,煎服。(第四。)
乌香散香附 乌药(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男妇疝痛,茴香汤下。产后心脾痛,童便下。饮食不进,姜、枣汤下。
疟疾,干姜白盐汤下。腹中有虫,槟榔汤下。妇人冷气,米汤下。(诸方第一。)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辛,温,无毒。入足阳明、少阴。一切冷气疝瘕,除诸般气痛攻冲。止吐呕而停泻痢,消宿食而解疫瘴;除霍乱而平痈疖,杀虫蛊而解白浊。消肿胀之喘急,止便尿之频数。
生岭南、江南诸处,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木似茶,高丈余,一叶三六月结实。
一切气痛,同茴香、青皮、良姜为末,酒下。(验方第一。)
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煎服。(第二。)
血痢,烧末丸服,米汤下。(第三。)
心腹气痛,磨汁,入陈皮、苏叶,煎服。(第四。)
乌香散香附 乌药(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男妇疝痛,茴香汤下。产后心脾痛,童便下。饮食不进,姜、枣汤下。
疟疾,干姜白盐汤下。腹中有虫,槟榔汤下。妇人冷气,米汤下。(诸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