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西方子明堂灸经》 侧胁十穴

    作者: 不详

    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原注∶又名长平、胁)。灸百壮。主肠鸣,盈盈然,食不下,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喘息心痛,不得转侧,伤饱身黄,羸瘦贲豚,腹肿脊强,四肢懈惰,善恐少气,厥逆,肩臂不举,咳逆吐食,哕噫,食入还出,热中,苦吞而闻食臭,寒中,洞泄不化,胸满,呕无所出,身润,石水,身肿,诸漏。

    在监骨腰中,季胁本,侠脊。(原注∶又名气俞、气府)。(灸三壮。)主腰痛不得俯仰,寒热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小腹急痛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肩背寒痉,肩甲内廉痛,脊痉反折,体痛。

    在季肋下一寸八分。灸五壮。主妇人小腹坚痛,月脉不调,带下赤白,里急,螈。

    在带脉下三寸。一云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壮。主男子寒疝,阴卵上入小腹痛,妇人赤白

    在章门下五寸三分。灸三壮。主呕逆不止,三焦不调,水肿,不嗜食,咳逆不止。

    在长平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灸三壮。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挛急,手臂不得举而至肩。

    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原注∶又名渊腋)。不灸。

    在泉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灸三壮。主腹有大气,气不得息,胸胁中痛,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筋皆纵。

    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着胁。灸三壮。主胸中暴满,不得卧,喘息。

    在乳后一寸,腋下着胁(原注∶又名天会)。灸三壮。主寒热,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中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