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症,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症。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一二三钱,炒黄) 或加桂一二钱。
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若治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加茯苓一钱半,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症,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症。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一二三钱,炒黄) 或加桂一二钱。
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若治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加茯苓一钱半,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